每天早上梳洗打理,總是需要一面鏡子。到了學校,同學們都在準備考試,而我跟著大家把書本翻開,跟著旁人做一樣的事。這也是一種對鏡。
對鏡,並不特別定於什麼,隨著所要映照的東西、行為,會有所不同,它可以是人、可以是事、或是物,又或是規則。而時常用不同的鏡子映照,定能有所成長。魏徵時常向唐太宗諫言,儘管十分煩人,魏徵甚至因此成為牢房的房客,但也因此,百姓有了安逸的生活,也有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。魏徵死後,唐太宗甚至說了:「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。」由此可知對鏡的重要。
鏡子不只一種:生活中用的平面鏡和扭曲成巷的曲面鏡。若要拿人當作做鏡子,也應當謹慎抉擇。好的人,可以映照出自己的不足。而壞的人則會扭曲是非,進而使自己走向失敗。歷史上大部分的君王即是因為身邊充滿著不懷好意的大臣、太監,缺乏明鏡,自己也不自省,因而使得生靈塗炭、朝代走向滅亡。
鏡,可以影響人的行為、價值觀。而一面好的鏡子,更是警惕自己的行為並每天有所進步,選擇自己的一面明鏡,是很重要的!
林緯軒(高中閱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