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大學生試寫好文 - 99年指考 應變 (宸碩)

    有些東西,總得經歷過痛,才會改革。

    比如救災,還記得站在八掌溪、被混濁 而暴漲的溪水沖擊的工人們嗎?當時,為什麼沒有直昇機?為什麼沒有拋繩槍?為什麼就是沒辦法把那些工人從溪中弄到岸邊,結果最後,每個民眾看著電視畫面, 看著他們活活被滅頂!
是那一次開始,政府才大刀闊斧改革救災系統,讓相關單位可以不分上下、不需跑公文,該救、就直接去救;小一點吧,縮到個人的範圍,比 如考試,你總有這種經驗吧:今天早上把文具課本都塞進書包,結果考試一來,你翻找書包,來回找去就是找不到鉛筆盒,然後你才知道鉛筆盒正在你書桌上睡著。 這時候除了罵髒話,也得冒著被監考老師發現的危險,低聲與同學借筆來用,哪怕是平常用不習慣的極細筆或木頭鉛筆,能用已經很好了。要經歷這種錯誤,你才會 在書包裡再放一枝備用的筆,就算鉛筆盒忘了帶,也不需求人,就可以拿那隻筆來應急。

    中國本來就有些古老的諺語或成語來講 應變這件事,比如「未雨綢繆」。從上面我舉的兩個例子,是的,僅僅兩個例子,便可看出,最高級的應變,叫做「事先準備」,把所有可能情況都算進去,包含時 間與空間因素。比如說,物理學家們花了幾千億美金在歐洲弄個超級大磁圈,要做貴死人的物理實驗,一點差錯都不能有。出差錯了怎麼辦?放心,所有差錯,那些 工程人員、物理學家早就想到了,他們不會毫無頭緒、慌亂,當場出主意,而是依照預設的情況,稍做修正,接著再修復機器受損的部份。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小心? 因為儀器貴啊!做這個實驗,一不小心,就是幾百幾千萬的損失,你說,這能不想所有差錯的可能嗎?

    事實上,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道理...表 面上的。實際上,如果沒有夠高的成本損失,我們恐怕根本不會注意問題就在那裡,可能發生,而且還不補救,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情況:你摸到褲子的口袋有破洞, 想說有空來補,結果某天買東西,翻找口袋找錢包,錢包不見了!這時,你才會想起褲子破洞這檔事,知道錢包掉在半路上,趕緊回去找錢包,同時想著回去時一定 要補褲子;更可笑的是,如果錢包裡其實只有幾十塊,或者錢包找到了,你心情不至於太鬱悶,甚至舒爽,可能一回到家裡,打開電視或電腦,結果又忘了這檔事! 直到下次錢包「又」掉了,還找不到,你除了大聲罵幹,還會真正後悔沒有補褲子。要有這種傷痛,你才會願意回家補褲子。沒辦法,人是懶惰的,勤勞是美德,懶 惰是天性。除非懶惰造成的損失大於勤勞得到的報酬,也就是,「懶惰就死定了」,我們才願意「未雨綢繆」。就平常來說,我們常做的,不是事先準備很多備案, 而是情況發生了,才當場想辦法,這叫應變嗎?不是,這叫狗急跳牆,而且牆還常常跳不過去,最後變成亡羊補牢。

   補得牢嗎?你覺得呢?
 
清華物理 宸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