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室佳作 - 香米碑 (林槿茹)

    「要種稻,就要種好稻;要吃米,就要吃好米」一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與育種,郭益全博士秉持著達到最好品質的理念,開發出了「台農71號」香米,這革命性的稻作品種又名「益全香米」。
       掀 開飯鍋,四逸的芋香、晶瑩剔透的飽滿米粒,令人垂涎三尺。益全香米,有飽實的穀粒、黏度適中、口感彈牙,還散發著一股芋頭香氣,使人口齒留香。不僅如此, 單位面積的產量勝過一般稻作、育苗時間短、對令農民所苦惱的稻熱病,擁有強盛的抵抗力。種種長處,令稻農及農委會讚譽有佳,也讓吃過的消費者為了那股芋香 而感動。
       民國六十六年,農業試驗所著手從事育種研究;七十六年,「台農72號」由嘉義農試分所命名;七十九年「台稉4號」則有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。兩者雖具有香味,卻各有缺點,推廣種植的成效不彰。直到八十九年,「台農71號」順利研發,在香米品種中脫穎而出。這是由郭益全博士帶領的團隊,以「台稉4號」這具香氣的米為父本,外觀、品質佳的「日本絹光米」為母本,進行雜交,育成的稻種。這是台灣農業的大躍進,跳脫框架,以品質做為主要目的而非產量或抗藥性。為了紀念功不可沒的郭益全博士,特訂名為益全香米。

        近年來,加入「世界貿易組織」後,世界各國的米進軍台灣,如日本高級米「越光米」、泰國米到美國米……執,對國內稻農是沉重的打擊,有了更多選擇的消費者,將分散購買國內稻米的客流,無疑是種極大的考驗。
        益全香米背後,藏有著郭博士的一生心血,在他猝逝後,同事才發現他對工作所投入的心力有多深;郭夫人也感嘆:「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,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,該有多好!」。他一生為農業奉獻,即使他已去世,但他的精神將引領台灣農人渡過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考驗!

林槿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