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六年級時,在回家的車上,父母會問我今天過得如何?或者學校發生了什麼事之類的話,但是我每次都要答不答的,不然就是含糊的帶了過去,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。是作業繁忙,還是人際關係?讓我不知不覺待人的方式,變得如此令人厭惡,現在想想那時的我還真的是懵懂無知,不知道為他人著想,總是只想到自己。
而升上國中後,母親也對我提出了這方面的問題,我當然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,這樣下去受害的也只有自己,於是我決定做一些改變。在做任何事時,先想想他人;在生氣時想想對方的感受。就這樣過了幾個月,我逐漸明白體諒的重要,這些改變不僅讓別人更喜歡親近我,還會讓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懂得「體諒」是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。那人與人之間善待的思量,像一塊柔軟的防震毯,讓我變成一個知道體貼而不自私的人,無論對待家人、同學或這世界,好像都輕輕地接住而非粗魯的撞擊。
王敬傑(國中會考)